伊莉討論區

標題: (醫學與藥物)[注意!雙腳發出警訊 醫師警告:「這類型」人若輕忽下場慘!][奇摩][114.4.2] [打印本頁]

作者: y8qc2gk91    時間: 2025-4-2 11:59 AM     標題: (醫學與藥物)[注意!雙腳發出警訊 醫師警告:「這類型」人若輕忽下場慘!][奇摩][114.4.2]

糖尿病其實會引發許多的併發症其中一項需要特別留意的就是糖尿病的足部病變,糖尿病的足部病變主要的成因,其實來自於我們的血糖控制的不佳導致我們周邊神經受損,血液循環不良這些可能會引發相關症狀。包括感覺異常,病友可能會覺得足部會有一些麻木感、刺痛感,或是會覺得稍稍熱熱的感覺,甚至會對溫度或是疼痛的知覺降低。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評估自身健康時,雙腳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位,然而雙腳的狀態,可能透露出許多重要的健康警訊,特別是與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關的問題。因此了解足部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聯,並適時採取預防措施,是維持良好健康狀態的重要關鍵。」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周宣彣:「糖尿病其實會引發許多的併發症其中一項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就是糖尿病的足部病變糖尿病的足部病變主要的成因,其實來自於我們的血糖控制的不佳導致我們周邊神經受損,血液循環不良。」
臺北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王柏涵:「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也會有所影響,比如說他假設有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壓高血脂容易下肢動脈,有所謂的周邊動脈疾病的話,下肢的循環就會比較差一點。那隨而伴隨而來的就是他的肌力啊,也會有所影響。」
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主任/教授吳博貴:「在走路走多的時候小腿會脹痛麻,這樣子不舒服。那基本上怎樣簡易的區分呢,就看我們怎樣去改善它。如果說你的情況是走路走多了,就小腿脹痛,可是你把腳放鬆垂下去,讓血流通了一點或休息一下就改善了,通常是血流所引起的,那如果是走一走呢,走多了你做這些動作都沒有效,然後甚至你要坐下來休息一下,這個腳麻痛才會改善,那大多數這所謂就可能是由神經所引起的。」
糖尿病腳的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隨著糖尿病的時間越來越長,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
東元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鄭玉堂:「根據統計,超過20年以上的糖尿病,幾乎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的病患都會多多少少,遭受到這個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騷擾,很嚴重的話,會嚴重的影響到生活品質。」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足部傷口可能會因為血液的循環受損,一旦有了傷口,它就很難癒合。一旦難癒合以後就很容易造成感染,事實上嚴重的糖尿病足部病變,如果進一步惡化,可能就會需要到截肢來控制感染,糖尿病其實是導致,非創傷性截肢的首要原因之一。」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周宣彣:「其實要積極預防這個足部病變的產生,來預防之後產生就是截肢的後果,那首先當然就是要保持,我們的血糖是控制在良好的範圍內。良好的血糖控制,其實可以減少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機率另外我們會建議就是糖尿病的患者,應該要每天去檢查他的腳部,有沒有一些傷口或是紅腫,或是有些皮膚變化,或是一些其它的異常。」
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蕭立偉:「因為糖尿病會導致足部的兩個部分會受傷,一個是神經,那初期當然會引起一些麻啦、痛啦,然後這些感覺異常的問題,可是等到晚期這一些神經的感覺就不見了,所以他也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燙,當然這個反而就會造成這個,我們對於足部的安全預警就喪失了。」
高雄秀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鴻儒:「我們注意血壓的問題大家在量血壓的時候,都只有量上臂就手的血壓,大家往往忽略了腳也有血壓,我們通常腳的血壓會比手的血壓來的高一點點。我們如果用手的血壓跟腿來比較,我們腿的血壓除以手的血壓來講,通常他0.9到1.3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範圍。」
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主任/教授吳博貴:「如果我們常常發現我們自己的這個兩隻的腳,或者是像小腿的地方出現一些脹痛啦,不舒服問題,其實要非常非常的注意。」
醫師提醒,許多疾病的早期徵兆可能會透過足部表現出來,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神經系統異常,日常生活中務必關注腳部變化,及早發現潛在疾病。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10.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