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AD與波音-官宣背後,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心得:
2024年秋天,根據原有安排,理論上美國空軍會公布,他們對NGAD最終選擇的結果。當時一般坊間的說法是將會二選一。一間是洛歇馬汀,另一間是波音。(最早最早的時候是三選一。)
對於美國空軍而言,NGAD計劃遲遲未能於去年原定時間公布,個人相信是受制於兩個問題:一個是經費;第二個問題是有人還是沒有人操縱。根據一向以來的說法是,這一架新一代的NGAD應該是可以有人操縱,亦可以無人自主操縱( Autonomous) ,是兩者皆可的(事實上現在坊間也在傳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也是既可以有人操縱,也可以是自主飛控的無人機)。
對於美軍而言,問題不在於NGAD有多少新技術,而是他們有錢購買多少新的技術?以及那些新技術在多大程度上,是預計可行的、可靠的,既超前又不致風險失控;殷鑒不遠,海軍的那些電磁炮或者D1000 及LCS的假大空,都成了花大錢又没有用的玩具。(所以Allvin在公佈時強調 Maturity and Readiness)
川普履新以後,一般人並不看好NGAD計劃。 因為當川普上任不久,他身邊的大紅人馬斯克已經批評F- 35是又昂貴又沒用,又過時的垃圾。在這種前設之下,人們並不以為他們會支持新的NGAD計劃。他們理應更傾向於裝備更多無人機。
而同一時期CCA忠誠僚機兩間中標公司GE和Anduril,卻按之前的安排,一直前進;而它們的無人機亦剛被賦予了空軍的正式型號,GE的是YFQ42A而Anduril的是YFQ44A。
自此NGAD計劃已經涼了一半。可是川普施政的出人意表,決定的反覆,及前後矛盾和不確定性,再一次令人大跌眼鏡。就在3月21日,他聯同國防部長及空軍領導,在橢圓形辦公室突然宣佈,NGAD計劃將交由波音公司奪得合約,計劃初步是200億美元。
一下子NGAD計劃彷彿橫空出世,到底有甚麼是我們知道的?外界可以猜測到的有哪些?有哪些仍然充滿了問號和不確定性?就現在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個人分享如下。
雖然表面上NGAD是彷彿一個霹靂,橫空出世,但根據官方(Allvin)所說F-47其實早於五年前和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的原型機,一直在試飛;而最後他們經過各方面的衡量以後,選擇了波音的prototype成為F-47。(空軍暗示其他落選公司在新世代技術上也作出了貢獻)
根據一向的追蹤報導,可以確定的是
1.Air control and Supremacy
F-47是空優戰鬥機
2.變循環發動機
由於要考慮增大飛機的航程,並以此機會進一步掌握新一代發動機的科技,所以F-47必定會用上新技術的變循環發動機!(用哪一廠? 可參考另一文21世紀的標竿)
3.無人機協同作戰( Collaborative Air Combat)
此外,F-47正如空軍領導一向宣示,它會是系統中的系統a System Of Systems;甚致引用Allvin所說F-47只是整個NGAD概念的一部份…它必定是擁有網戰的能力即協同作戰能力
NGAD背後的估計和問號?
竟然是波音?波音公司中標,爆冷與政治正確?!
中標的波音:政府肯批出這樣巨額而長時間的投資合同給波音,的確令人錯愕。對於整間已經千瘡百孔、信譽崩潰的飛機製造公司來說,無疑這是很大的強心針。 這合同是波音公司得到的及時雨,當然十分救命;但就美國政府本身而言卻承擔了很大的風險。
不過如果回顧歷史,這次波音中標似乎是政治正確的最佳結果。
波音公司中標令人意外?!因為進入最後競標的兩間公司是波音及洛歇馬丁。而近年波音737MAX客機的意外及其中的失誤,令人對公司完全失去信心。由管治團隊、企業文化、對技術掌握方方面面似乎都出了極大的問題。甚致軍方的T7訓練機及KC 46加油機合約,都在執行的時候出了很大很大的問題,往往一再延誤,又或成品屢屢要回廠翻修,品質不合格。
然後又有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站以後,自己的太空船卻無法將他們接回!這一系列堆疊的負面新聞,令人對這巨企徹底失望,很難會有人相信,在非政治考慮以外,還有企業甚至政府會將數十億的大單交給他們處理。然而往往出人意表的川普政府,就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將美國空軍下一代的戰機研發及量產,初步總值二百億的大單交給波音公司。
為什麼說波音公司奪得該合同多少是政治正確?因為根據美國官方一向的做法,就是不希望一廠獨大,希望透過競爭,造成一種良性循環,令企業會因有競爭而降低研發成本,同時由企業自己承擔一定風險去追求創新技術。維持這種彼此競爭的好處是避免了因壟斷而造成的墮落。
於是既然CCA無人機計劃由通用原子及新晉師兄,Anduril奪得,分別製造YFQ42A及YFQ44A ;諾斯洛普奪得製造新一代長程轟炸機B21的合同; 而洛馬相信未來20年單單F- 35的生產、維修、升級已經足夠支撐整個企業很多年 ;於是剩下的航空工業巨企就只有波音,茫茫然沒有著落;所以既然在技術上她還要找不同公司合作,而她本身亦是一間有實力的企業,於是將合同交給波音也就顯得順理成章,政治正確了。波音大到不能倒!
Prey Bird 及MQ-25
雖然有人會懷疑波音研發戰鬥機的能力,但是自從當年她合併了製造F-15的麥當勞道格拉斯之後,理論上已是如虎添翼了。他曾經有過的高科技飛行器並不少。例如:當年那架神秘的戰機Prey Bird,便是空軍和NASA選定的試驗某一些機密技術的原型機,研究航空歷史的人認為那架Bird絕對是隱形及新世代飛行器的里程碑。此外還有製造了F-18已經在海軍服役很長時間; 而在新世代已有剛中標及將在海軍服役的MQ-25; 那是全球第一架艦載無人機,雖然只是空中加油機,卻真真確確,是第一架可以在航母上實際操作的無人機。此外不要忘了,當年競爭聯合隱形戰鬥機JSF program的時候,波音X-32曾經是X- 35的對手。而F-22除了主要生産商洛歇馬汀以外,波音亦有參與其中。B-1B Lancer 的製造商是「洛克威爾國際公司」(Rockwell International),該公司亦已被波音合併和收購,現在是波音公司的一部分。
Dice--那靈魂
所有這些飛機F-18、MQ-25、X-32都是源自波音。如果說到黑科技不要忘了波音團隊曾經在差不多20年前,製造出X-45A!還有她那常常被人忽略的骰子-Dice,都是十分機密而又十先進。甚至Dice---該技術先進到一個程度,連通用原子也望塵莫及,而須要由政府(DARAP)明裏暗裏的情況之下,施加壓力,要波音公司將骰子的機密和技術跟通用原子及政府分享。
所以換一個角度,這次由波音公司奪得這個新世代飛機的合約也是情理之中⋯⋯也許算是一種補償吧!亦是政治正確。
除了Dice以外波音在F-35大棋局中的讓子
首先,當年F-35還是滿途荊棘,問題多多,空軍及政府仍然要不斷向外硬推廣F-35的時候;波音已成功將F-15改裝成沉默鷹; 那時F-15SE已展示出她脫胎換骨、更上層樓的能力; F-15 silent eagle為没有經濟能力、又或意向缺缺購買F-35、又或其他靜觀其變的潛在買家,提供了F-35以外的上佳選擇。可是站在空軍及政府的F-35大棋局立場,F-35要外銷給盟友到近乎壟斷,要「海量」的銷售才可達到計劃中的成本控制…於是在政府壓力之下,沉默鷹並沒有向外大力銷售,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沉默的大黃蜂身上,於是外國買家只可以考慮購買技術風險高,而且比較昂貴的F-35 ,一切按原本大計進行,從而成功減輕了F-35的整體成本壓力,F-35在批評聲中銷售逆風而上。相信波音公司被政府勸喻了。(F15-Ex被大推,已是F-35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後的事)
所以…某程度這是政府和空軍欠波音公司的人情債。當然還有再之前的很多「合作」包括ice骰子事件…凡此種種以政治正確及扶持企業的角度看,空軍和政府容讓風波中的波音奪得新的合約,個人認為是有一定的情理。 F15-EX已告訴大家不要懷疑波音在戰鬥機研發上的實力。
至於NGAD不確定的部份或者仍是問號的部份:
包括:
1.整個F-47計劃預計將全投入多少資金?
2.他F-47主要或基本設計是一架有人機還是無人機?
3. F-47,它會否是一架通用型NGAD即空軍海軍兩用機型;海軍那邊只要稍作機體上的修改,例如:強化升降架構及抗鹽腐蝕性就可以滿足原本的FAXX海軍新一代作戰飛機計劃。(注意兩者的外型概念圖十分相近)
4.到底F-47打算量產多少架?(川暗示不會外售,因F-47太利害,今日盟友難保他日成了對頭,也許會考慮出售次版,這是他原話的大約意思)
5. 成本?研發成本?出廠飛離價?單價?
6. 角色及分工?它的功能部份與CCA及B21重叠;他們的配搭或工作上的分擔有甚麼不同?也是值得研究。
7. F-47有多智能? How? What? To what extent?
8.F-47…那小鴨翼,它的背後考慮?一向的說法是鴨翼有助升力,但卻增加了雷達波的反射,所以傳統上認為是捨棄了一定的隱身效能,而追求更佳的機動性。所以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NGAD的概念圖,很少出現鴨翼,相反海軍的新一代戰機概念圖FAXX卻常常有一對小鴨翼在靠近機首部份。而波音這次展示的NGAD是有小鴨翼的!
9.根據估計NGAD的F-47 ,她的大小應該跟F- 22差不多,但是亦有可能略少一點…
網上有網紅懷疑,如果F-47跟F-22一般大小,那麼F-47 攜帶的空空導彈應該有限。這個議題可以分不同角度看:首先,如果是進行網絡中心戰/協同作戰,他本身根本不用携帶太多的空空導彈,因為空空導彈的量可以交由網絡中其他飛行平台處理;另一個考慮方案是,如果真的要携帶大量的空對空導彈,可以由B-21去進行;此外新一代的空戰用中距離導彈,到底在NGAD入役那時會縮小到哪一個尺寸?仍是有待科技的進展。
10.致於F-47跟空軍今年年初提出的Light Fighter Concept輕型戰鬥機概念計劃,他們之間的角色分配怎樣?會否以此代彼也不太清楚。暫時不得而知⋯⋯
11.為啥正式型號是F-47?網友說因為預計2047年才服役!哈哈!事實上在空軍參謀長,他的聲明中,並沒有提及到底F-47何時服役,倒是暗示了在川普四年任期內,F-47應該已經可以飛上天。不過這與他之前所說F-47的研發過程,似乎又有些矛盾,因為照他所說,在選定波音的這架原形機作為中選機型前,該原形機已飛了五年進行測試。
12.網上有傳,F-47將 在10年後服役。嗚嘩,這簡直是超遠期樓花。比恆大、比碧桂園還要遙遠。對政府作為買家,又或者飛機公司作為賣方,都有十分大的風險。F -22及B-2 當年的大cut單已幾乎把兩間航空巨企玩死。軍工遠期樓花的進退俱難,也可適用於解釋瀕海戰鬥艦的雙輸困局…為甚麼自從瀕海戰鬥艦下水兩三艘以後,海軍明知千瘡百孔,仍然硬幹到底,明知破爛兼百病叢生,都要保持合約精神繼續購買。因為取消合約,一堆軍企將灰飛煙滅。
現在你會否下大單預購一部五年後的手提電話又或者手提電腦?
小結:
一切還都是霧裡看花。但是,美國人不是笨蛋。他們曾經在新科技的投資上吃大虧,將白花花的銀紙倒進鹹水海。但是亦曾經成功發展出劃時代的新科技,主宰了未來。以現在方方面面科技的突飛猛進,特別人工智能,相信現在所展現的F-47只會是第一批次,極有可能在兩年後會出現更先進的第二批次,然後每隔兩年出現一個新的先進的批次。一如蘋果手機!要注意AFRL由2018年開始,一直提倡的開放式架構(Open Structure軟件及硬件)及強調要用系統適應性架構的概念(Adaptability)來發展下一代的飛行平台系統。相信F-47和CCA將是他們Vanguard計劃的一個小結,邁出了這一步之後,再向前行。
錢? 拭目以待
jjjsub21原創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10.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