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F-47---美國人說了甚麽-(更新4月3日) [打印本頁]
作者: jjjsub21 時間: 2025-3-24 10:25 AM 標題: F-47---美國人說了甚麽-(更新4月3日)
本帖最後由 jjjsub21 於 2025-4-3 02:52 PM 編輯
[attach]141163730[/attach]
F-47---美國人說了甚麽
心得:
根據當時2024年秋天,空軍領導的說法,他們不會做出有關NGAD的決定,所有決定會留待2025年當選的新政府,由他們去決定,即是今日的川普。
川普幾天前在橢圓型辦公室宣佈,波音奪得了美國空軍新一代戰機NGAD 200億美元合約。
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將軍General David Allvin就 F-47 發表了幾項重要聲明及講話撮錄如下:
1. F-47與空中優勢 :
阿爾文將軍強調F-47 是下一代空中優勢 (NGAD) 計劃的一部分。是 NGAD 系列系統中的“皇冠上的寶石”,旨在確保美國空軍持續保持空中優勢(言下之意F-47以空優為主)
2.能力先進:
F-47 是「有史以來最先進、最致命、適應性最強的戰鬥機」,能夠在速度、機動性和對抗性上超越任何對手。它的設計目的是在最危險的威脅環境中運行
3. 世代飛躍及跨越
他指出,F-47 代表了 從F-22 的世代飛躍,具有航程更遠、隱身性能更先進、可持續性更強等特點。 F-47 的成本預計將低於 F-22,而且更能適應未來的威脅
4. 成熟及與準備就緒狀態( Maturity and Readiness )
NGAD 的實驗版本已經飛行了五年,證明了 F-47 的成熟度和準備就緒狀態,可以主宰未來的衝突
5. 知識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ntrol)
與F-35等先前的計畫不同,F-47的知識產權將由美國國防部擁有及控制,從而允許日後在維護和升級方面進行更公開的競爭
此外在其他場合他亦提及:
為了應對來自其他大国競爭對手日益嚴峻的挑戰。美國空軍有現代化的迫切性; 下一代的空中力量必須有超卓的速度、節奏、敏捷性、射程、靈活性、彈性和精確殺傷力。空軍不僅要擴大規模,還要加強現代化和能力建設,例如自主系統和下一代空中優勢 (NGAD) 計劃; 阿爾文將軍同時指出空中力量要在威懾與戰備中均要産生強力作用,確保空軍能夠在任何威脅環境中做出有效反應
在橢圓型辦公室的簡短講話:
阿爾文將 F-47 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先進、最致命、適應性最強的戰鬥機,其設計目的是超越、機動和戰勝任何敢於挑戰我們飛行員的對手。」至關重要的是,他指出:「我們實施這一計劃的方式將更多的控制權交到政府手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相關的速度、技術的速度而不是合作夥伴的速度更新和防衛調整。
在橢圓形辦公室,阿爾詳細闡述了總統關於“很多很多無人機”的評論,並解釋說,將無人機與新型作戰飛機協同作戰將使美國能夠:展望未來,解鎖人機協同的神奇力量。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將決定了下一代空戰的模式。許多人認為,CCA 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和有價值,這也代表 NGAD概念面向未來的一面。
阿爾文當天稍晚發表的聲明全文粗略如下:
「下一代空中優勢平台NGAD-F47合約是確保美國未來幾十年空中優勢的一次巨大飛躍。這份合約重申了我們致力於在總司令川普總統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指導和領導下,保持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空軍的地位。
有了 F-47,我們不僅僅是在建造另一架戰鬥機—而且我們正在塑造戰爭的未來,並讓我們的敵人知難而退。這個平台將是有史以來最先進、最致命、適應性最強的戰鬥機——旨在超越和戰勝任何敢於挑戰我們勇敢的空軍的對手。
無論我們的對手如何聲稱,F-47 將真真確確成為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駕駛的第六代戰鬥機,其設計初衷是擊敗最強大的對手,並在最危險的威脅環境中作戰。在過去的五年裡,該飛機的原型飛機X,一直在默默地為 F-47 奠定基礎——飛行數百小時,測試尖端概念,並證明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突破技術極限。這些實驗飛機展示了完善F-47能力所必需的創新,確保了當我們致力於建造這款戰鬥機時,我們知道我們為美國做出了正確的投資。
當我們的 X-planes 在暗中飛行時,我們正在鞏固我們的空中優勢——加速技術發展,完善我們的作戰概念,並證明我們可以比以往更快地部署這種能力。正因為如此,F-47 將在川普總統執政期間飛行。
「此外,F-47 具有前所未有的成熟度。雖然 F-22 目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其現代化將使其更加出色,但 F-47 是一次跨時代的飛躍。飛機在項目現階段的成熟度證實了它已準備好主宰未來的戰鬥。
與F-22相比,F-47成本更低,更能適應未來的威脅,我們的庫存中將有更多的F-47(暗指數量將超過F-22)。與我們的第五代戰鬥機相比,F-47 的航程將顯著增加、隱身性能將更先進、可持續性更強、可支援性更強、可用性更高。該平台的設計秉承「適應性而製造」( Built to adapt)的理念,因此在部署時所需的人力及支援設施將大大減少。
我們的使命很明確。我們將確保美國的天空保持安全,我們的威懾力仍然不可動搖。有了 F-47,我們將加強我們的全球地位,使我們的敵人措手不及。當他們抬頭時,他們只會看到那些敢於挑戰我們的人注定會失敗—美軍隨時隨地擁有空中力量不僅僅是一種願望,更是一種承諾。」
後記
F-47美國人說了,還有那些我們知道的,和不確定的…還有那些估計和問號?
jjjsub21原創
補充內容 (2025-3-28 11:24 AM):
補充:3月27日小鴨翼引起的熱議和噪動-畫作中的F-47
心得:
F-47的突然宣佈、一幅油畫-油畫中的小鴨翼引起的熱議和噪動
F47的主要任務Task應該概括為:作為高科技飛行器,突入空防嚴密的敵對區域,執行空優作戰:
1.戰術攻擊
2.為轟炸機護航
3.保持空中控制
4. 為我方提供空中掩護
5. 截擊
由於F-47存在許多未知數,軍事分析家現在只能根據對其外形的觀察,作出判斷;F-47的太小及鴨翼成了它的關注點。
在星期三3月26日之前外媒的熱議粗略如下:
機體大小:
1. 他們認為,F-47 比預期的要小一些。這樣在新型先進變循環發動機的超功率下,可能足以使F-47在印太地區自由行動。因此,其尺寸較小並不是問題。
2. 由於目測NGAD尺寸較小,限制了其攜帶或安裝感測器和武器。這意味著它更加依賴同一網路中的其他作戰平台; 更強調分散式戰術及協調作戰。
3. 由於 NGAD 尺寸較小,軍事分析家認為,空軍確實需要開發一種自主大型加油機來擴大 CCA 和 NGAD 的有效航程。 MQ-25並不夠大完成有關任務。
4. 可能基於預算(Budgeting)考量和政府領導層的不確定性,空軍可能急於決定先接受有效半徑較短的歐洲版F-47,然後再開發印太地區遠程版本。NGAD計畫,先爭取邁開脚步,即使最後要多走一兩步才能達到最終目標。
5. 根據早期規劃,NGAD 可以操作其他無人機。在試飛和實驗中,NGAD 成功控制了另外兩架 CCA。這是2024年和2025年的目標。不過,有人建議F-47控制目標應該是四架或六架CCA。一些分析人士懷疑,NGAD 的一名飛行員如何能夠一面駕駛,一面操作或監控如此多的其他 CCA,即使CCA高度自主?為甚麼不像 F-14 那樣,讓飛行員與另一機組人員一起工作呢?當空軍建議 F-35 操作兩個 CCA 時,同樣的疑慮也曾出現。但現在NGAD似乎太少了,藏得下兩個人?
6. 成本和採購: F-47 可能是原始 NGAD 戰鬥機概念的更便宜替代品,因此機體較小,有需要時可大量生產並可能出售給盟友。
小鴨翼
1. F-47 採用前翼(Canards)設計出乎眾人意料,因為通常認為前翼會影響隱形性能,而隱形性能被認為是其主要設計目標。
2. 戰鬥機與重型戰術平台的取捨: NGAD前翼的決定表明,空軍及波音公司可能優先考慮更傳統的戰鬥機角色,即敏捷性,而不是強調航程和隱形性的重型戰術平台。
3. 對於小型鴨翼而言,波音公司可能憑藉先進的技術,實現了即使採用小型鴨翼的NGAD,也能保持隱身性和機動性的完美平衡。
4. 權衡考量: 前翼可以提高機動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對於無尾翼設計;但會增加雷達波反射訊號,尤其是在正面。波音可能缺乏更先進的控制系統技術,不似諾斯洛普,所以只好加上小鴨翼令F-47飛行時更穩定。是權宜之計。
5. 使用前翼引發了人們的疑問,空軍是否已將NGAD以致其他飛行器的效能重點從極低可觀測性(VLO)轉移; 不竟隨著各種科技進步,已有航空專家質疑怎可能令飛行器全方位「隱形」。
6. 設計考量:靜態前翼、先進複合材料或變形控制面,均可以減輕前翼(Canards)雷達反射問題。
7. F-47 可能具有模組化配置,前翼可能適用於短程「歐洲」版本。
致於為啥美國空軍稱F-47是一架新一代戰鬥機,空軍没有詳細解說; 只是說配合NGAD的研發,四方面新技術正在積極開發,以應用於NGAD計劃。這些技術包括:
1. 推進系統:空軍通過先進引擎技術計劃在可變週期引擎上進行了重大投資。其一個目標是提高電力生成能力,同時增強冷卻性能。
2. 無人系統: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2022年確認,空軍正在積極開發無人飛機CCA(即今日的YFQ-42A 及YFQ-44A)以補充NGAD。根據一向的說法CCA的角色包括:情報收集、電子戰能力或攜帶額外彈藥。
3. 新應用材料及工程架構:NGAD計劃致力於探索創新的複合材料和工程結構。2023財年空軍預算強調持續進行「飛行器的新型低成本設計和製造結構概念」,這些研究將可同時應用於無人飛機。
4. 傳感器:這一開發努力旨在創造先進的雷達、紅外傳感器和增強型電子-光學攝像機。(Electro-optical)
由於公開宣佈當天,畫作中呈現的F-47跟人們之前在網絡上看到的想像圖,有一定的落差,因此引發了各種推測。此外,根據空軍之前的戰略及戰術闡釋,人們期待F-47會是一架長航程、大載荷、低觀察度VOL即隱形的戰術平台。而基於這些假設;所以因長航程有載油的需要,F-47應該比F-22大又或者,起碼不會比F-22小。但顯然現在呈現的F-47似乎不是這樣,這多少有些出人意表。於是人們開始回溯,到底整個美軍在印太地區的空戰構思是怎樣?F-47要肩負甚麼角色?
My Comment:
當看着一堆評論和分析的時候,忽然發現似乎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循環論證。(注意個人並不是認為多閱讀會無益,只是覺得有點歧路亡羊)
如果要F-47是一架遠區作戰平台,那麼它一定是機體較大,才可有足夠的自帶油量及攜帶上充足的彈藥,即使用上先進的循環發動機,機體稍大相信仍然是免不了的,於是這樣的NGAD豈不是就成了B-21嗎?
而如果這遠區作戰需要的假設是成立的,那麼很難像有點大的F47⋯⋯可以像現役的戰鬥機一樣,當中程導彈發射完畢又或者失效之後,可以機動近身纏鬥,對付漏網的敵機,成為轟炸機的貼身保鑣?!因為這時機動靈巧才可以進行纏鬥;而一架機體龐大的飛行器是很難作出這樣機動纏鬥的。
可是反過來,如果F-47是一架比F-22還要小一點的戰鬥機,它雖然可以進行靈巧的纏鬥;但是要為B-21這種長程轟炸機隊護航,那麼較小巧的機身,在變循環發動機的新科技之下,是否就可以有足夠的跨區航程?像當年P-51為B-17機群進行護航一樣?又或者F-47本身機體的載油量已經可以容許它,在敵區領空,執行滯空的空中控制任務Air control,又或者進行各種空優作戰?
否則一架小巧的作戰飛機作為NGAD,那麼在戰略戰術的構思,下一個問題就是要建立一支無人的大型空中加油機隊來支撐F-47,令它可以長時間滯空及作遠航去執行任務了。
機體的大?小?航程遠近?成本與科技的取捨?成本和製造數量的矛盾?新科技帶動的飛躍?都是等待的答案。
小結:不確定性
關於 F-47 的設計理念及其運作的生態系統( Operating Eco-system)的許多細節仍然未知,因此難以充分評估前翼設計及機體大小的影響。要推測設計背後的哲學仍有很多不確定性。然而面對各方的追問,空軍最新的說法是目前没有進一步資料可以補充。
後記:
去年2024年,上一任的空軍參謀長曾對外媒透露NGAD的單價有可能是現有F-35的三倍;因此空軍可能會購買的數目大約是200架。而一年後的那天,川普即表示他們將要購買大量的NGAD!
那是否表示為了可購買足夠的數量,同時兼顧可負擔性, F-47不會像原計劃一樣般,用上很多高精尖的科技?此外,有關外銷的說法,也充滿了矛盾和反覆,一方面川普表示由於F-47太先進了,今日的朋友他日未必是朋友,所以不會外賣出去;但及後他又表示可考慮出售降級版的F-47。
會於近期展示F-47的樣機嗎? 空軍說: 不會
Aerodynamic shape氣動外形;
Variable cycle engine變循環發動機;
small canards小鴨翼;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jjjsub21原創
補充內容 (2025-4-1 09:27 AM):
補充F47記者問答
自川帝宣佈波音中標後,不同媒體追問空軍發言人。
記者問:競標過程及誰的決定?
空軍答:一如以往,由一評審委員會決定 ; 不過最終決定權不單單在於空軍的專業團隊及領導。
記者問: 波音中標的原因?
記者答:是國家整體利益的考慮作出的決定
空軍強調,依現有機制,落敗一方可就相關決定提出上訴,有關上訴將於三個月內由國會及法院完成調查及宣布最終決定
補充F-47: 機體大小
其實按作戰任務,F47的機體不可以太小,因為它最低限度,在機體的內彈倉可以攜帶兩枚巡航導彈或者JDAMER,同時攜帶最少兩枚空對空導彈作自衛用。若純空戰任務時要可攜帶6枚空空導彈。
補充內容 (2025-4-3 02:47 PM):
前空軍將領就F-47訪談
美國專業傳媒-國防與航空航天力量,近日就F 47,訪問了前空軍部長肯德爾以及前空軍主管採購技術和後勤助理部長安德魯亨特。美國的軍迷和航空迷,聽完這次訪談之後,心裏相信會踏實一些。畢竟如果只是由某君和他副手,一槌定音、作出這樣重大,關乎美國空軍未來的決定,以某君的智商和出人意表,的確會令人忐忑不安。
而現在經由兩位曾經參與其事的前空軍將領,專業領袖,娓娓道來,各種前因後果,大家長知識之餘,也對47的決定和發展明白多了。對過去和未來增加了一些認識,對於相關決定也許增添了一定信心。信心是建立在知道和知識之上,而不是靠吹噓得來的。
兩位將領是在F-47計劃很早階段的時候,參加了項目甚致是領導工作。由於節目是一次訪談,自然內容有些東拉西扯,畢竟不是一堂講學,所以就有點天南地北。而筆者嘗試整理如下。(小題為本人所加)
整體印象,為甚麼是波音中標,而不是大熱的洛馬?
(本人一直認為政府和軍方不想一廠獨大是一個主要原因,但透過收聽這次訪談之後,發現背後還大有文章及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根據兩位將將令所說,波音中標,並非代表某一公司的技術上比另一間公司超卓,又或者他的設計有超優越的表現。其實兩位將軍所分享的材料,個人判斷更多是一個商業決定;起碼不是在科技上的優勝劣敗。
大家不要輕看這商業決定!其實背後非常非常重要。出乎我意料之外…我說是指在訪談中, (包括其他一些越來越多不同空軍談及F35及F-47,在媒體上刋載的文章),我竟然可以感受到政府、國防部、空軍對洛馬在F35項目上的表現,是如何的不滿及憤怒!
在訪談中,前美國空軍部長直接用Malpractice這個詞語——不當行為或者可以翻譯成錯誤做法來,來指斥洛馬在F 35項目上的操弄。
個人相信因為洛馬一直多方面在F35的項目上以擁有知識產權及技術機密為由;對空軍耍官僚,拖延,甚至拒絕一些要求,包括:改動、升級、分工、與其他公司技術合作等等。而由於這種態度和壟斷,令環繞35的一切任何變化都變成由洛馬說了算,而且漫天叫價。
洛馬帶給空軍的不單單是麻煩,相信要用憤怒來形容。而更要命的是這種憤怒不單是個人,而是充斥整個空軍領導層。(個人判斷)
於是當F-47這個項目只剩下兩個航空工業體競爭總承包商合約的時候,即是洛馬和波音,政府和空軍的決定自然是選擇波音了。而且波音在開放技術及與政府合作上一向有良好的互動和經驗,(見另外一文)洛馬某程度上是被自己賺到盡的態度把自己坑了。
所以一切是很一致的,因為不同空軍領導在不同媒體的訪談中談到F-47的時候,並非軍迷所想,談論F-47如何如何先進;反而是談到合約。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自自然然地會談到這次的合約與F35合約不同。全部知識產權由空軍即政府擁有,而不是某一航空企業。
這一點表面雖然與軍事科技無關,但其實十分十分重要。想一想這是一個開始200億美元到最後可能是300億甚至500億、600億美元的合約,而且影響二三十年,如果主動權完全受制於一間航空企業,對於政府來說是多麻煩,而且不能接受。
F-47研發計劃的前前後後
整個項目在最早最早計劃開始的時候,原構思就是要預備一架能夠承接F 22的替代品,一架能夠在敵方擁有密集防武器的控制空域,執行穿透任務,建立空優,哪怕只是暫時的,以令我方能完成作戰任務。
2010s的時候,國防部一直為未來的戰機和空戰作一些前瞻性構思。而參與的單位更有空軍、海軍、DARPA國防高級科研處及飛機製造商。
2014年計劃名稱是aerospace innovation initiative ,用以探討第六代戰術飛機的科技要求,是一個五年共10億經費的計劃。這經費適用於海軍、空軍、國防高級科研署的一些X plane技術驗證機的開發項目。
到了2016年,框架正式成立及立項,探討未來空戰和未來的戰機。這時開始有不同軍工企業用不同的概念機,來展示他們自己提出的不同構思。 不竟空軍開出的是一張開放式的考卷。整個初始項目進入到大約2017、2018的時候,整個項目的用途已經更為廣泛,不再僅限於研發一架飛機了。
差不多到了2018年,川普第一任期期間,空軍明確了自己的要求,及賦予了F-47要執行的作戰任務。
於是有興趣競逐合同的航空企業分別在2017至2019造做出了樣機及部份試飛。至於是否只有一兩間企業及多少架X planes?兩位將領表示,他們不能多說;只是強調大約在2017至 2018,先後有兩架初號機由兩間不同飛機公司製造出來。一家在2019年試飛,另一家在2022年試飛。它們作為競爭對手,試飛了頗長時間,有數百小時之久,而且是在不同場景及不同條件之下的試飛。
2019年,其中一間航空企業的初號機開始試飛。 那是用作將構思化成現實,並在實際操作中展現出將擁有的新科技。例如:作戰效能、航程……。
不過兩架初號機仍然是技術驗證機,它們不是用作生產定型的「原型機」。它們的主要作用是驗證空軍對新技術的要求是否可行,而不是戰術或作戰要求的實踐,所以它們遠不是一架戰機。
2019年,是整個F-47項目的里程碑,因為正式成立一個專門的F-47辦公室PEOAA(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for advance invitation)。此外要注意的是,到了這階段整個NGAD計劃以已不單單是F-47,而是涵蓋了CCA忠誠僚機項目,還有網絡作戰。
PEOAA 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for advance invitation這新成立部門負責總領F-47項目;作出專門的協調、推展、管理及監督。將各種科技及構思,應用到新的飛行器即F-47身上。
對於現在的川普政府,是在權衡了那些方面而作出這次F-47的決定,他們表示自己已經不在其位, 所以不太清楚; 但是他們知道現有設計及整個計劃的核心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F-47技術及側重點
~F-47項目是總結了,開發及操作F-22及F-35的教訓,專注於enhanced stealth, adaptability, cost efficiency
~從能力層面看, F-47的先進性,應該體現在更進一步隱身性能;空戰系統( Ariel Combat System and Advanced Sensor System );網絡作戰能力
~F-47的創新技術,包括:先進隱形材料。AI決策及新世代發動機。
~在技術上,二人對於將F-47發展成完全自主無人駕駛戰鬥機,他們清楚表示,眼下對這方面仍沒有充足的信心。他們認為在現階段,也不適宜將全部賭注壓注在一個系統身上,將全部雞蛋放在同一籃子,這不是聰明的做法。
~F-47這個項目展開的時候一直強調:靈活性及適應性(此處應指工程上及研發上);與其他戰機研發進度相比,更強調它擁有更快的測試周期
~整個F-47項目更着重成本效益,無論從研發以致日常操作上。F-47最初的目標價,希望是F35的兩倍約1.6億到1.8億之間作為單位成本,而為了F-47的整體成本下降,他們希望在保養及維修上降低它的複雜性。
~在技術層面, F-47在軟件及硬件上都會採取開放式架構,亦因此它的一些科研成果將延展應用於海軍的F/AXX項目上。F-47和海軍的F/AXX項目將擁有不少通用的子系統,例如通訊Communication。
今日的能力明日的需要
兩位將軍一再強調,到了現階段,不能將NGAD整個計劃單看一架飛機來了解。而洛馬和波音,在空軍那開放式有關未來方向的考卷上,他們也各自有不同的思路和答案;亦因此,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構思及技術,製造出兩架截然不同的驗證機。
二人強調,有趣的是,兩架截然不同的驗證機,在強項上及技術上各有側重點;那麼會否因此,當發現將來有更多作戰要求的時候,因為單靠波音而沒法在技術上改進,去滿足當時的要求?二人表示不會,因為這次的合同跟F-35不同,不是「勝者通吃」。空軍有權指示總承包商波音與其他不同公司作技術上的合作及分享,這將大大有助於F-47可以透過改進及調適來滿足今日看不見的明日要求。
波音近年差劣的表現,相信現時已是掩蓋不了的事實。可能兩位將領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當他們談到技術的時候,他們都會提到波音當年在X 36的項目上,與NASA及空軍充分合作,而且表現卓越,令空軍對波音研發十分有信心。(在節目的留言板,有網友留下一個有趣的分享,他認為波音不應該將它吞併的麥道衞-即F15的原廠戰鬥機製造商,從自己的名字上抹去,應該改為波音麥道衞會給人更大信心,因為麥道衞才是一間老牌的戰機研製企業)節目中有不少地方提到X36,有機會筆者將會在其他文章分享。
雖然波音和洛馬兩間公司在技術開發及應用上,重點不同,但所有這那些在驗證機上成功應用的新技術,都會整合體現在F-47。
他們強調F-47會是一架能力先進、性價比高及操作成本可接受的新世代戰鬥機。它不但擁有最尖端的現有科技,而且會融入更多創新科技。
空軍要最優先處理的事:
二人提到2024年那次剎停F-47這個項目的三個重要原因;首先 ,F-47項目的下一階段的初始投入資金是200億美元,空軍沒有這錢,必須得到額外撥款,所以必須等待本屆政府決定。此外,另一點是分工和效能,F-47與CAA的協作和分工,對於兩種飛機都是以穿透敵方高度防空空域為首要任務,到底哪一個更有效而少風險可以執行哪些任務?
最後一點,也是他們十分強調的一點:根據現有戰略環境,如果爭撥不足的資源去支援F-47項目,會否削弱另一件更最重要的事: 就是怎樣升級及加強現有空軍基地的反導彈防禦系統!他們認為即使F-22、F-35甚至F-47多厲害,他們也需要有跑道、有基地來支撐他們的行動,而現在這些基地都受到極大的威脅。飛機在沒有起飛前對手的導彈已經打過來。這個挑戰,是現在最必須加強能力去應對的。
F-47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也不是銀子彈,所以不能夠因為F-47項目的推展;而延後或終止CCA計劃及F-35 blok 4的升級計劃,這些項目全都是必須的。
後記:
~F-47現在投入的二百億資金並不包括新型發動機的研發,因為那已經有另外不同的撥款。
~不少美國現役及前空軍將領們均表示F-47不少的技術是建基於當年的X36驗證機,因此外型上它們也許會有點相像。同時間他們對DARPA長時間對新科技的低調探究及默默耕耘,表示讚賞和敬佩。他們的努力對保持美國的空中優勢功不可歿。
~早兩天有媒體釋出另一張有關標示出自波音的F-47 的構思圖,它與公布當日展出的大相逕庭。個人覺得這新展示的F-47構思圖,更加像是海軍版的F45。 而一向人門認為F/AXX應是X 44的樣子? 傳聞中標的諾斯諾普格魯曼,到底他的F-45又是怎樣的呢?(格魯曼 ,被吞併前,是海軍的長期夥伴,為海軍製造了無數著名的戰鬥機包括-F14)[attach]141198547[/attach]
作者: acbc22 時間: 2025-3-24 10:37 AM
我想美國人應該不吃這套
現在他們更關心的是政府裁員
威脅美國國土領空
現在沒有國家會去做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10.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