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靈異鬼故事)三續談鬼 [打印本頁]

作者: 天下人信長    時間: 2024-9-5 03:34 PM     標題: (靈異鬼故事)三續談鬼

在《菩提樹》發表了兩次談鬼的稿子,不知閱者意見如何?蒲柳泉聊齋誌異序云:「情同黃州,喜人談鬼」,《菩提樹》的讀者,豈無與蘇黃州同好的人?所以今天轉而談談本國的鬼而且是最近發生的鬼。這三件事,都可以實地考查決無虛偽的。



       第一件事,臺中市樂群街,住著一位姓林的本省人。因經商失敗,一籌莫展,只靠他的女人替人洗衣服,維持家用,當然心情憂悶得無以復加。去年某月,他說要午睡,要他女人帶著孩子出去,他女人帶著孩子到公用自來水龍頭附近洗衣服,邊洗邊想他丈夫的神色不對。便回到家裏看看,到家門已內閂,由窗孔內望,一繩高掛,兩足虛懸。當時驚慌高叫驚動鄰里,破門入救,業已無及。臺灣的天氣,當然不能久停,一棺永埋。過了幾天,南投縣有人突說林某的話,自述枉死的苦處要求回家探望。百計祈禳不生效驗,只好由一人伴隨同行,到了臺中市,鬼的路徑極熟,直到他家裏,撫妻抱兒,大哭不止。他女人在驚愕之後,辨明是亡夫附魂,也相持而哭。鬼說陽壽未盡,尚可復活。聽他女人說屍體壞了,並已葬埋,遂痛哭背過氣去。鄰右圍觀的人,幫助喚醒。這人四顧愕然,問他數日內的事一無所知,共認附體的鬼已去。同來的人,告以事件的始末,並說我二人已無事了,遂相偕歸去。由這天起,林家夜間門窗碗盞,聲響不絕,他女人又邀來臺灣僧人放過一壇燄口,才覺平靜。這一件事,距我的朋友白雨生楊溯吾二君住處極近,他們都認識這家,並親見最後超度誦經。以這家的窮困,人死尚未誦經,不應在出殯後突然誦起經來,這是一件毫無可疑的事。就是臺灣的應赴僧人,甚至不是僧人,誦經放燄口也能有效,只能歸之佛語靈驗。周安居士云,「密語流傳東夏,無殊瓔珞醍醐。」由這事可以證明。



       第二件事,是臺灣最近發生的黃效先殺死楊士榮,毀屍滅跡一案。這件事已各報登載,用不著我來詳述。在出事的二天尚未破案,楊士榮的母親正在著急兒子的失蹤,突由窗內望見兒子騎自行車,車前尚有一燈,與平常相同,逕返家門。連忙開門迎出,則並無人來,這時他已想到是不吉之兆。後來楊士榮屍體發現時,更有幾種奇蹟。第一是身上一個木質名戳,業已燒燬,只有刻字處未燬,因此證明了死者姓名。第二是凶手用以包他頭部的一件襯衫,業已燒燬,只有衫上符號未燬,因此追究出凶手為誰。第三是身上的買屋契約,業已燒燬,只有買賣人姓名及法院公證字樣未燬,因此查出了交款數目。這幾件事,能說都是巧合而沒有使之然者嗎?以上各事,各報已紛紛登載。這裏有沒有鬼的作用,我不願多加申論。我只願說一句,假設黃效先知道人死有鬼,人可欺鬼不可欺,必不敢作這樣凶殺事件,這是就社會需要宗教的理由。而且鬼不是佛教的產物,我國先哲墨子,主張明鬼,先王以神道設教,出自《易經》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出自《中庸》,都可以代表我國的傳統文化。



       由楊士榮而引起了另一件鬼的故事。臺中市的一位樊先生,在大同路設中英文打字學校,校內的學生,偶因報紙登載楊士榮鬼魂返家的事,而談到鬼的有無。有一位學生王小姐說,「這又何足為奇,我曾經每天與鬼在一起」。大家追問原由,他才說起事實經過。這事傳來傳去,便傳到我的朋友于國霖束懷瑜二君耳朵裏,他二人因為我好研究這些事,向我說可以介紹王小姐與我見面。屆時我又邀白雨生君同去,恰好白君與樊校長是熟人。我們到了打字學校,請來這位王小姐,由樊太太陪伴談話。原來這位王小姐是南投縣人,去年春天結婚,甫過數月,他的丈夫因家庭細故,投入宅後水塘自殺。以後他家小孩,便時常看見死者現形。去年年末某一天夜裏,她聽見鄰家狗吠,窗外微有聲音,以為有賊。方出聲驚問,她丈夫已在屋內,擁抱大哭,自稱死得冤枉,訴說不休,經過多時才走。以後隔幾夜。至每夜都來,來時總是後半夜兩點多鐘,走時總是四點多鐘。來時每聞狗吠,走時只說走了,便一無所有。摸到鬼的身上,觸手冰涼,衣服襤褸。問他可否穿家中舊衣,他說得不到。後來忽焉穿著整齊,說是已尋得一項工作。最後說現在有種種限制,不能再來,最好時常通信。以後即不重見,她也不知道怎麼通信。大約往返時間約三四月,家裏小孩也有時看見。家人都覺得害怕,只她自己不怕,有女伴願到她屋裏伴宿,她因希圖會面,自願獨宿。當她丈夫常來時,她總白天睡足了,以便夜間不睡。我聽了王小姐這一段話,看她態度誠實,不似假造,而且也沒有假造的必要。我很想向她講講佛教裏人鬼的道理,及修持超度的方法。聽樊太太說她是基督教徒,使我欲言又止。由唯物者的眼光看這事可認為是思念之極,精神錯亂。家裏小孩看見,也可認為是因為有了橫死的人,所以疑心附會。但由另一方來看,恐不這樣簡單。這一件事,與楊士榮母親見兒子回家,是同一性質。不如第一件事有三者的證明,其證據力較為充實。一併寫在這裏作為研究資料。社會上發生同類事件,而能由第三者證明的隨時都有,只是有的人不肯留心,有的人肯留心而不肯深刻研究,就不會有西洋的心靈學會或精神學會那樣的成績了。



       佛學在縱橫兩面,有兩個特殊原則,縱一方面是三世因果,橫一方面是眾生平等,因三世因果而主張眾生平等,因眾生平等而確立三世因果,因二者有聯帶關係。我們若承認三世因果,起碼必須明鬼。若承認三世因果,起碼必須愛物。從前丁福保老居士,編佛教入門的書,每以有鬼為立說的出發點,有人批評他是鬼本的佛教,這只是惡意誹謗。六道輪迴是佛教的基本教義,能夠諱而不談嗎?反對鬼本佛教的,他另有一個人本佛教,作為目標。但是他們所謂人本佛教,並不是要每個人出輪迴了生死。因為若談出輪迴了生死,就涉及鬼有的有無問題了。若沒有鬼,也就沒有輪迴,沒有生死,是佛教所謂斷見,還有什麼可出可了呢?他們所謂人本佛教,就是注意社會事業,使大家都得點物質上的好處,這是有為功德,有其當然善果,無可反對。然而不是澈底辦法。有人說:「人本佛教,不止給人以物質上的好處,也給人以精神上的好處,你不應該專就物質來說。」我說:精神上的好處,莫大於出輪迴、了生死,這又涉及鬼的問題。若不談這個,只說我們信佛行善,佛必保佑,雖然比僅談「信則得救」,多了一項有為功德,只為未來得度之因。佛教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是這樣簡單。



       佛教徒應該作的,是修持與宏揚。若只有修持而無宏揚,社會上對於佛教,沒有正確的認識,種種攻擊破壞,甚至拆廟逐僧,燒經毀像,使真正修持的人,也無從安禪辦道,持戒念佛。若只有宏揚而無修持,則佛教便與一般鬼神教及其他不澈底的宗教相同,而失掉了佛教的意義。修持是由人成佛,宏揚也是以人為對象,所以人本佛教是對的。但人本佛教,應分為人生人智人德三項。我們養老慈幼,賑災濟貧,只是注意了人生問題。雖然作到了養老慈幼,賑災濟貧,也有智的作用與德的作用,但是不懂三世因果,就不是完全的智,不懂眾生平等,就不是完全的德。這兩件事,都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懂了三世因果,才能實踐眾生平等;懂了眾生平等,更能深信三世因果。若要懂三世因果,就必須明鬼(世俗名曰迷信,恰與佛教相反)要懂得眾生平等,就必須愛物,(世俗名曰不科學,也與佛教相反)辦到這兩件事,才能擴充人的智,提高人的德,使人生不但獲得物質的好處,而且獲得精神的好處,不但獲得現在的好處,而且獲得未來的好處。由此說來,鬼本佛教,正是人本佛教的一部。若是離開明鬼與愛物而談人本佛教,甚至反對明鬼與愛物而談人本佛教,那就雖然是人本而不是佛教了。



       我屢次寫明鬼的稿子,當然有人不願看,但也必有人願看。我之信佛,就是得到了丁福保老居士的啟示,假設反對丁老居士的人,把我與丁老居士並列,我就以得與其列為榮了。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10.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